海淘家园 - 海淘GNC/高血压/糖尿病/减肥等保健品

标题: 中国式抢奶粉引发多国限购 悉尼奶粉被买断货 [打印本页]

作者: michaelr    时间: 2013-1-30 19:36
标题: 中国式抢奶粉引发多国限购 悉尼奶粉被买断货

8 s9 P) y( X9 W- g" \1 Xhttp://business.sohu.com/20130130/n365121779.shtml
: B8 y. T) w1 l8 \/ z5 I
# s( p5 h! R0 y! T- \( N2 U3 Y出于对内地市场奶粉质量的担忧,内地居民抢购国外品牌奶粉的现象在德国、荷兰等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频频发生。“中国式抢奶粉”给抢购地的人们留下了阴影。
$ r% O' ~" p& Y- {9 L! G: O% c( a2 n; _3 Z
  据环球时报报道,最近一年,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超市**婴幼儿奶粉的货架上贴出中文限购提示当地宝宝们的基本需求因“中国式抢购”一度无法保障。即使在“奶粉限购令”生效后,中国人对安全食品的渴望以及强大的购买力仍给人留下阴影。这股抢购风和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何时能减弱?新西兰乳业突然遭遇“信任危机”前一直帮中国生产高标准乳制品,澳大利亚生产商欢迎中国降低进口奶粉关税,甚至南美的阿根廷奶粉品牌也看好中国市场,或许这些都表明,“中国式抢购奶粉”应早点成为“过去时”,不要再让中国人舍近求远。. F8 U, R+ ^9 r+ P5 T& H2 b

* H8 ]' J& c/ y$ M
. \" X- C, z0 g% x新西兰奶粉遭遇信任危机% E# @- ~" g9 R+ |7 n

( z) q1 h- d/ m5 q$ v+ z/ _  1月24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对外发布有关暂停在牧场使用含有双氰胺化肥的信息。受“双氰胺事件”影响,最近几天,中国国内一些代购网店的新西兰产奶粉销量只是平时的1/6,还有人要求退货。新西兰**已出面“辟谣”,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28日也强调,新西兰乳制品“百分之百安全”。新西兰驻华大使28日表示,在新宣布暂停施用含有双氰胺的化肥前,没告知中国监管部门,致使中国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疑惑。
6 \( t: f# U8 k; n# J, c: A5 W; {% F4 A& S% Z. V1 j1 C+ A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负责人26日表示,外界对于新西兰暂停在农场使用双氰胺的通报有所误解。事实上,新西兰拥有世界上最为严格和成熟的乳制品质量监管制度。新西兰**不仅监管国内上万个牧场,还对全国所有乳制品运输和储存商、乳制品出口商、46个乳制品实验室以及252个乳制品风险管理评估机构实行严格监管。《环球时报》驻新西兰记者当日前往5家当地大型连锁超市调查,结果发现相关产品没有下架,当问及超市工作人员乳制品安全时,更是得到斩钉截铁的回答:“新西兰的所有产品都出问题了,牛奶也不会有问题。”& |5 f  |# q' T& ^; I- ~: \2 \

9 q8 J8 y( W& M  突如其来的新西兰乳制品危机,让那些昔日青睐新西兰原装奶粉的中国妈妈有点紧张。而去年此时,却是另一番情景,由于许多中国顾客抢购奶粉,为保证对本国居民的供应,有些超市还用中文写上:“奶粉一人一次限购2罐”,以避免因为语言不通而导致纠纷。
9 C2 T3 W# {4 x  @! P
. U% f9 k7 t. F& e
+ O/ v  I6 u: W+ J悉尼奶粉被中国顾客买断货9 }, `: d; @# N2 [
* n) a* i& J. @/ s' e3 M3 h5 d/ b
  去年发生在新西兰的一幕,今年初在澳大利亚上演。2013年伊始,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称,中国顾客在澳大利亚大量购买当地品牌婴儿奶粉,导致悉尼、墨尔本的超市及药房中奶粉供不应求,出现缺货情况。位于悉尼中央商业区的一家药房负责人表示,经常有中国游客大批量购买奶粉,塞满行李箱带回国内。4 A8 F7 T2 F# o0 g

9 L% e$ r+ `- J8 o8 P% h! T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堪培拉记者27日走访当地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药房(兼售日化用品、保健品、婴儿用品)。在**婴儿奶粉的柜台或货架旁,大多醒目地贴有“澳大利亚名牌”、“每位顾客限购3罐”的中文广告语。一名超市店员告诉记者,该店3罐奶粉的限购令并没严格执行,还可随便买。记者在采访中,并未看到有中国顾客前来购买奶粉。在堪培拉,“中国式抢购”似乎并不像在悉尼、墨尔本那样严重。
  C* M3 D# ]$ M% {; s4 }2 ?
( S/ m- z7 d- f0 y+ D  Q% f8 L% V5 L. b/ Y8 g* I7 Z
奶粉一限购就滞销+ @( s5 E6 O, E9 B3 l

( M3 y% l' X6 @9 N* Q3 w4 U  新西兰的“限购令”发布前,在一家超市,有当地人指着已被抢购一空的可瑞康一段柜台,不满地向记者表示:“我们欢迎中国人选择新西兰奶粉,但是你们应该通过合法渠道在中国市场上购买新西兰奶粉,而不是到超市来和当地人争抢。”' Z2 v) v" T0 y

1 d+ V$ H8 w5 w, u- l# k7 o$ F  但自“限购令”出台后,新西兰的品牌奶粉在超市出现了滞销。由于奶粉的保质期一般都较短,且新西兰仅有400多万人,消费能力很有限。因此,新西兰当地超市一度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的措施,保证库存奶粉的正常销售。5 [/ |- A- u. I# i$ I

6 [& \8 i1 L5 X9 Z# n1 Z* O  中国人抢购国外品牌奶粉的现象,在德国、荷兰等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也有,这表明“物美价廉”是中国消费者传统的心理。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推出针对“中国式抢购奶粉”的限购令后,有人担心新加坡等地又会成为新的“抢购点”。新加坡市场上奶粉品牌主要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等地。但《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走访新加坡多家大型超市和商场,并未看到有中国人抢购的情况。据了解,新加坡也未实行有关奶粉的限购措施。新加坡本地居民生育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婴幼儿奶粉供大于求的现象。
# p6 K6 Z5 X# v. j) d% L
3 x  J( w. Z% W9 h( F4 O3 e1 ]' s3 l
“世界奶源”瞄准中国市场
. h- y2 i, r3 o0 P+ y  Y$ a" }# Q, r6 u
  在“中国式抢奶粉”为他国居民造成困扰的同时,中国消费者对食品质量日益提升的要求也给外国食品制造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澳大利亚约有40%的乳制品销往海外,而中国在过去3个月中,对澳大利亚乳制品的进口量超过2007年全年的进口量。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将进口婴儿配方奶粉的关税从20%降至5%,此举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乳制品商的欢迎。& l, {; C6 R2 ^& v
3 I1 w1 S# X/ q0 e+ I
  新西兰贸易部长曾表示,新西兰完全有能力面对更大的中国市场。坦率地说,新西兰**和乳制品生产商都对中国巨大的乳制品消费需求持欢迎态度。- N$ j+ b$ p* [2 K
5 O; F  S8 M4 k" G7 O
  另据了解,被称为“世界奶源”之一的阿根廷也十分看好中国市场。
/ H' k0 Z; q% e' v
* \& J" t' P0 u) p/ O
! `, V8 c; [3 G0 X! i香港**表示2 U0 ^+ c- U) G
/ i0 w& ^4 R& M& f6 R3 `

9 A8 {2 r$ t. y- a' V5 O) P确保奶粉供应充足! a  m3 Y* b5 m2 L

' o* ?5 i# D* @. s- f7 V  N6 E; W: [0 ^% @, _% ]
优先照顾港人需要
$ r+ `' r/ s" C1 B3 D& q, B- I% s7 v7 x* d: M7 q4 b# ?- a1 w# q
  近日香港市面婴儿奶粉供应紧张,记者29日走访各区零售连锁店及药房,发现部分受欢迎品牌有缺货情况,个别店铺更将奶粉售价抬高。特区**表示将采取措施优先照顾本地使用者的需要,而奶粉商则会派员巡查零售店打击不良销售手法,并承诺在春节前大幅增加供应量。
! D4 ?0 J/ l- O$ k
' y. W' m0 T7 f0 \5 p- J# O8 R  目前香港整体上婴儿奶粉货源足够,市民可在零售连锁店、超市和药房购买,比较紧缺的是一些较受内地顾客欢迎的品牌。价格方面,零售连锁店一般价格划一,药房则有浮动且稍贵。港九药房总商会表示,婴儿奶粉在正常供应下仍然短缺,原因是供应商主要按本地人需要提供货源,数量并不足以应付内地游客的需求。另外,个别药房以高价把货品**给水货客,导致价格被抬高和缺货。
0 k! Y. ^. ^  o6 k* b9 j: v$ I5 `- Y' t2 i7 _/ @) j
  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9日向媒体表示,知道婴儿奶粉于香港整体供应充裕,有部分商店出现缺货的情况。希望能够通过跨部门的、香港和内地联手的工作,确保奶粉可以比较方便地去到妈妈和婴儿手上。
. I- f* T8 Y) m9 k2 \7 G4 ^4 C" F2 o% R
  他说,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优先照顾香港人的需要。 (来源:深圳商报)8 |& D0 v8 a5 a" I+ V0 ]& e6 ?





欢迎光临 海淘家园 - 海淘GNC/高血压/糖尿病/减肥等保健品 (http://www.howbuyit.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